數說鴻茅|鴻茅280年,一場穿越百年的遇見(上)
2019-07-02
歷川懷青岱,風拂茅蘢香;
飛鴻逐燕羽,信馬游天疆。
高歌彈臥唱,杯酒醉晚陽;
渺然回千古,長憶還舊鄉。
遼遼青黃,琴聲悠揚;曲酒高歌,鴻茅飄香。黎明,踏著破曉的微光,繞過一座座山坡峻嶺,浮現眼前似海棠葉一般形狀的湖泊,便是岱海仙湖。和著微風,就著岱海湖蕩漾著粼粼波光,獨自徘徊在湖邊小徑,耳中是萬頃碧波的沙沙聲和鴻雁的長鳴,安靜祥和中卻蘊藏著一種強大的生命力,這里,就是鴻茅藥酒的故鄉了。
山水相依必生靈,數千年來,涼城岱海,英雄輩出,俊才星馳。這里是靈秀物種之源,四面環山,中間灘川懷抱岱海湖泊,也正是因為這樣獨特的地理環境,才有了這久負盛名的“鴻茅藥酒”。當然,鴻茅藥酒生于涼城、長于涼城、成于涼城,除了與這里的自然環境分不開,還與當時歷史背景有著重要的關系,而我們訴說的鴻茅故事便要從歷史上一段漫長的遷徙開始說起。
一段漫長的遷徙,一首吟唱百年的歌
故事要從明朝中期說起,當時,無數山西人、陜西人、河北人迫于生活壓力,背井離鄉北上口外蒙古,就此開啟了走西口這一中國近代史上規模龐大的人口遷徙之路。
當時的寧遠(涼城),從馬頭山到雙京古城、再到岱海之濱、蠻漢山,已經陸陸續續有很多山西來的農戶在這里開荒墾田,給處于落后游牧狀態的內蒙古中西部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化。
到了清康熙十年(1671年),位于寧遠的察罕營(今涼城縣廠漢營),聚居的內地民眾日益增多,大小字號、買賣商鋪林立,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旅蒙商互市交易市集。直至清乾隆初年(1736年),這里已是“走西口”商路上的一個繁華集鎮。《清高祖實錄》卷三十六便有載:“自開殺虎口,迄今數十年,商賈農工,趨負貿易,內地民人,難以數計。”今日涼城百姓的先祖,絕大部分就是“走西口”遷來的山西人。
一天,一位來自山西榆次的中醫大夫,來到了廠漢營,鴻茅的傳說也就此展開。《涼城通史》上記載:“由山西榆次來廠漢營行醫的王先生(當地人稱醫生為先生),在1739年(乾隆四年),開辦診所崇德堂,并自制藥酒一種,即鴻茅酒的前身。”這位被人們尊稱為“王先生”的郎中,已在包頭、張家口一帶行醫多年,是當時蒙古族牧民和漢族百姓心目中的名醫。他觀當地氣候寒冷,地氣潮涼。不少百姓都患上了風寒病癥,決心研制靈丹妙藥,以解除百姓鄉親的疾苦。于是他憑借深厚的家學淵源和醫學造詣,在精研中醫經典的基礎上,結合蒙醫藥的用藥經驗和自家行醫心得,配用六十七味祛風除濕健脾補腎的道地藥材,添入純糧白酒等輔料,制成了藥酒,用以給當地百姓治病。
一段不尋常的進宮經歷,一朝聞名天下的傳奇
從鴻茅藥酒(紅毛酒)誕生的第一天起,就“憑著療效顯著而馳名四方,購者絡繹不絕”(《涼城縣志》)。此后又因為往來“走西口”的客商販運推銷,讓鴻茅藥酒聲名遠播,成為了暢銷晉察冀蒙等地的名產。但如果只是這樣,鴻茅藥酒的故事也就不能稱之為是傳奇了。
真正讓鴻茅藥酒名聲大振的,是它的一次不尋常的“進宮”經歷。根據《涼城縣志》記載,鴻茅藥酒問世后,“憑借療效顯著而馳名四方,購者絡繹不絕,不久就傳到清宮中,為皇室所用,一時名聲大振,成為名貴產品。”由中央編譯出版社編撰《歷代御醫推薦給皇帝的養生食譜》中詳盡介紹了歷代皇家秘而不宣的養生食譜,在書中也單獨撰文描述了鴻茅藥酒這段“進宮”之路:“清道光十年(1830年),鴻茅藥酒被敬獻朝廷。道光皇帝飲用后甚喜,欽定鴻茅藥酒為宮廷御酒。”
自此,鴻茅藥酒走入紫禁城,為皇家所用,身價倍增,鴻茅藥酒這塊金字招牌也逐漸響亮起來。
(未完待續)